欲求丹药固形神,每为无师未得真。
满坐谈玄堪一笑,只应佣客是奇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欲求丹药固形神,每为无师未得真。
满坐谈玄堪一笑,只应佣客是奇人。
《山中游仙诗四十首其十》是一首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诗作,作者是汪琬。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林之中寻求丹药和真知的渴望,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诗中的“欲求丹药固形神”表达了诗人对于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追求。他希望借助丹药来达到精神上的极致,从而与自然界和谐共存。而“每为无师未得真”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尽管他渴望得到真正的知识,但却没有老师能够指导他,这种境遇使他感到困惑与无助。
“满坐谈玄堪一笑”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人的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只是庸人自扰,缺乏真正的智慧和理解。而“只应佣客是奇人”则是诗人自我调侃的表达,意味着他认为像自己这样的普通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存在。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芭蕉滴露竹凝烟”、“晓气澄清物态妍”,这些自然景象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意义,象征着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同时,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体现了明代诗词的特点。
《山中游仙诗四十首其十》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