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

只种珙花采玉芝,此身久矣遣三尸。
生年甲子都忘了,略记羲皇画卦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是一首明代末年清初的诗歌。《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是汪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超然物外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关于此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背景:汪琬,字苕文,号钝庵,晚明清初著名的文人和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 诗歌原文:《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原文如下:
    只种珙花采玉芝,此身久矣遣三尸。
    生年甲子都忘了,略记羲皇画卦时。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修行的情景。诗中的“只种珙花采玉芝”形象地表达了隐者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此身久矣遣三尸”则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最后两句,“生年甲子都忘了,略记羲皇画卦时”,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以及对哲学思考的深入,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

  4. 艺术特色:该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此外,诗歌结构严谨,前后呼应,体现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对称美。

  5. 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即通过隐居生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6. 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诗是一种特殊的诗歌体裁,它不仅仅是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和哲思的载体。《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山水诗宝库,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山中游仙诗四十首 其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