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桃花作二首 其二

偶然乞得数株栽,便有飞英点绿苔。
应笑蟠桃太迟钝,千年方见一花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桃花作二首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韦骧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对桃花的赞美和对春天景色的留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韦骧生活在北宋时期,字子骏,钱塘人。他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1053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享年七十三岁。韦骧工诗文,曾中皇祐五年进士,后历任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等职,晚年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而退。他的《探后园桃花二首》中的“其二”便是其中的一首,描绘了他对桃花之美的喜爱之情。

  2. 诗的原文
    藉草开樽往兴深,摇花落盏十分斟。
    当时已有今年约,肯放花残负赏心。

  3. 诗的内容解读

  • 借草开樽:这里的“藉草”可以理解为借助草地来设置酒宴,增添欢聚的气氛。而“开樽”则是打开酒杯,准备饮酒庆祝的意思。这样的场景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反映出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的愉快情绪。
  • 摇花落盏:这里的“摇花”可能指的是摇动酒杯让花影摇曳,增添一种生动的画面感。而“落盏”则是指饮酒的动作。这种饮酒方式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与朋友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 当时已有今年约:这句可能是在说,当年已经约定好今年要一起出来赏花饮酒,现在终于实现了这个约定。这不仅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 肯放花残负赏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桃花已残败,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感到遗憾或失望。因为这样反而会辜负了赏花时的美好心情。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使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要积极乐观地去应对,享受生活带来的每一刻快乐。

韦骧的《对桃花作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友情赞歌。它通过对桃花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