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泉

仰滴悬崖俯荫松,每生云气接诸峰。
一泓渌净无三尺,谁信中间有伏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宝云泉》是明代诗人汪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汪琬,字苕文,号钝翁,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思想家,其诗作多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在《宝云泉》中,他巧妙地将山水之景与历史人物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诗歌原文:《宝云泉》原文如下:仰滴悬崖俯荫松,每生云气接诸峰。一泓渌净无三尺,谁信中间有伏龙。
  3. 诗歌鉴赏: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仰滴悬崖俯荫松”,“一泓渌净无三尺”,表现了水的清澈透明和山峦的雄伟。“谁信中间有伏龙”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暗指藏龙卧虎之地,表达了诗人对隐秘之所的好奇与探寻之情。整体而言,《宝云泉》以其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4.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康熙辛未四月望日。当时,诗人林佶识尧峰文钞卷六终,记录了这一创作过程。
  5. 文学价值: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宝云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宝云泉》不仅展示了汪琬精湛的诗歌技巧,还体现了他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此外,该诗的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6. 后世影响:汪琬的《宝云泉》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在后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许多学者和读者都对这首诗进行了研究和赏析,认为它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宝云泉》不仅是汪琬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让后人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