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十四首 其二

社酒甘酸社肉肥,醉归争向道旁嬉。
一翁迂径山村下,独避前溪略彴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居十四首 其二》是明代诗人汪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明末清初,展现了诗人眼中的村居生活以及闲适自得的心境。下面将围绕此诗展开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茅屋人看小,我居殊觉宽:诗人通过对比他人看来可能简陋的居住环境(茅屋)与自己心中感受到的宽敞,表达了内心的满足和宁静。
  • 社酒甘酸社肉肥,醉归争向道旁嬉:描述了村庄中的社交场景,人们享受着美酒佳肴,醉意后在道路上嬉戏欢闹的景象,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和欢乐。
  • 一翁迂径山村下,独避前溪略彴危:表现了一位老者独自避开人群,走在险峻的前溪边,反映了村民之间的不同生活方式和心态。
  • 独爱幽花几度开,半随流水去何之: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中花朵的特别喜爱,它们虽然美丽却短暂如流水,这反映了诗人对无常和美丽的哲思。
  1. 诗歌赏析
  • 主题:《村居十四首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村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 艺术特色:汪琬巧妙地运用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句生动形象,富有画面感,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美景及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反映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深切喜爱。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汪琬,明朝诗人,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背景:汪琬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对后世影响:作为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汪琬的作品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学者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田园诗篇。

汪琬的《村居十四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美好诗篇,更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汪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扇了解古代乡村生活和社会风情的窗口。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进一步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现代生活的有益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