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雨歇在村西,裁见晨光鸠复啼。
江郭几重林里雾,柴门一线屐头泥。
春潮渡马浮来阔,晓阁怀人望去迷。
雨歇口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歇口吟”是毛奇龄创作的一首诗,出自《西河集》。这首诗描绘了黄梅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诗中的“黄梅雨歇在村西,裁见晨光鸠复啼”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句中的“黄梅雨歇”不仅描述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裁见晨光鸠复啼”则表达了尽管雨水已经停歇,清晨的阳光中仍然能听到鸠鸟的啼鸣,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江郭几重林里雾,柴门一线屐头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空间感和动态美。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以及自己走过的小路上的泥泞,传达了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春潮渡马浮来阔,晓阁怀人望去迷”两句,则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更远大的空间。诗人用“渡马浮来阔”形容春天潮水涨满的情景,用“晓阁怀人望去迷”表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情感深度和哲理意义。
《雨歇口吟》作为毛奇龄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首表现力极强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文学、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