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尧峰二首 其二

道逢野翁霜满颠,问渠帝力都茫然。
老夫住世十小劫,犹记唐家丙子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尧峰二首 其二》是清代文学家汪琬创作的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尧峰美景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汪琬(1624年—?),字苕文,号钝翁,又号尧峰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朝文学家。他与同乡张英、陈廷焯、陈瑚等人有密切交往,并共同倡导“吴中诗派”,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

  2. 作品原文
    道逢野翁霜满颠,问渠帝力都茫然。
    老夫住世十小劫,犹记唐家丙子年。
    遥忆尧峰麓,溪山匝故居。
    层林啼戴胜,浅濑聚王余。
    烟绕墟中绿,风来水面徐。
    时因行饭出,初不要蓝舆。
    渌净蜻蛉浦,萦纡踯躅冈。
    钓庵编短箬,舍隐丛篁。
    遇荫恒停杖,逢村暂乞浆。
    峰前旧游地,敧枕亦难忘。

  3. 诗词鉴赏:汪琬的这首七绝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尧峰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第一句通过描述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引出了对尧峰的追忆;第二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帝王之力的无奈与漠然;第三至第八句则具体描写了尧峰的自然景观,包括溪水、山林、飞鸟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过往生活的怀念。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返回现实,继续他的日常生活,但内心依然难以忘怀尧峰的记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是一篇典型的文人雅集之作。

《咏尧峰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汪琬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价值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