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公子 其二

杏园初试酒。挟弹遮杨柳。
醉里困金吾。教姬倒玉壶。
绶丝如鹝子。翠帢团团刺。
花片缀衣巾。衣花看转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公子·其二》是清朝毛奇龄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离愁别绪的深情故事。接下来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秋晴,西河先生,是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与诗作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造诣。

  2. 诗歌原文

    离别经年岁,
    含恨将书寄。
    密字写从头,
    殷勤多问意。
    飘荡学杨花,
    因甚不还家。
    一树堤边柳,
    枝枝宿暮鸦。

  3. 诗歌翻译赏析

  • 离别经年岁:表达了主人公与爱人分离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时间的流逝使得两人的关系愈发疏远。
  • 含恨将书寄:这里的“书”可以理解为书信或情书,而“含恨”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悲伤和不甘。
  • 密字写从头:意味着在书写的过程中,主人公反复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最终未能完全传达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殷勤多问意:这里的“殷勤”表现出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而“多问意”则是诗人试图通过询问来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 飘荡学杨花:比喻主人公如同飘荡不定的杨花,失去了方向和归宿,无法安定下来。
  • 因甚不还家:这里的“因甚”表示原因或理由,而“不还家”则暗示了主人公因为某些原因而未能回到家乡。
  • 一树堤边柳:用柳树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的风景画,但柳树也象征了离别之情。
  • 枝枝宿暮鸦:描述了黄昏时分的景象,暮鸦归巢,而主人公却孤独地留在异乡,无法找到归宿。

《醉公子·其二》不仅以其深邃的情感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