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屏山上西江曲。
深处落梅寒簌簌。
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
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小屏山上西江曲。
深处落梅寒簌簌。
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
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春晓曲 回文》是清代诗人毛奇龄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回文”作为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了丰富的意境和深邃的内涵。下面将对《春晓曲 回文》进行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毛奇龄,本名甡,字初晴,后改今名,字大可,一字齐于,号西河,清浙江萧山人。他的生平经历了从文人到隐退的过程,康熙时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后乞假归乡。其文学成就颇为丰富,后人编有文集等。
作品内容:《春晓曲 回文》共四句,每句均为七个字,通过回文的形式,使得整首诗在阅读时呈现出不同的意境。例如:“小屏山上西江曲。”在阅读时可以拆分为“小屏山中西江曲”,而在朗读时则变为“西江曲中山下屏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
艺术特色:这首回文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入微,情感表达真挚动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回文的形式也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新颖的视角,使得作品更具吸引力。
毛奇龄的《春晓曲 回文》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创新之处,更在内容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这首作品,人们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