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安石墅,屣步倍凄然。
苔没围棋石,蓱侵洗砚泉。
桥心攲断版,亭面拄危椽。
依旧烟波好,年年艳渚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曾为安石墅,屣步倍凄然。
苔没围棋石,蓱侵洗砚泉。
桥心攲断版,亭面拄危椽。
依旧烟波好,年年艳渚莲。
《姜子学在所居即文文肃公药圃也感赋二首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一字公弼,幼孤,母更嫁长山朱氏,故人称朱文正公。后世尊称“范文正公”。其先邠州安民(今陕西彬县)。后四世皆出宦迹,遂家江南。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一生经历多次变故,屡遭贬谪,其政治生涯主要在西北边疆。他主张“庆历新政”,但改革失败。他因秉性刚直、嫉恶如仇而屡受排挤,两次被贬至南方的边远地区。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改知颍州。景祐四年(1037年),任枢密副使,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宋英宗时,任参知政事。神宗时,力主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拜相,推行新法。一年后因新旧党争,被迫退职,隐居无锡灵岩山,后人称之为“范文正公”。
此诗作于宋仁宗皇祜五年(1048年),当时范仲淹因“庆历新政”失败而被贬到邓州(今属河南)。在药圃中,他看到满园繁花,触景生情,于是写下这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政治失意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