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顾茂伦村居二首 其一

蒹葭积水浸蜗庐,菜甲荒畦手自锄。
花气作霞来翠羽,酒香成雾引文鱼。
从封不发周南愤,结客空传济北书。
坐挹朝暾晞短发,问奇谁过子云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顾茂伦村居》是清代诗人俞南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作者简介
  • 俞南史,字无殊,自号鹿床山人,吴江人,为诸生。其作品多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生活哲学的独到见解。
  1. 诗歌原文及解读
  • 原文:境以居人重,情因遇故深。酌泉偏爱淡,看竹共分阴。草木山中历,桑麻世外心。闲吟忘永夜,明月照披襟。
  • 解析: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诗句中的“境以居人重”,说明环境之美好使得居住在此的人倍感重要;“情因遇故深”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的情感深度和生活的意义。
  1. 艺术手法
  • 形象比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花气作霞来翠羽,酒香成雾引文鱼”等,通过生动的形象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力。
  • 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远离尘嚣的境界。
  1.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清代文人的作品,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审美追求:诗歌中展现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态度,对现代人追求内心平静、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仍有启发意义。

《过顾茂伦村居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与现代读者的心灵。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文化的理解,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味,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心灵的慰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