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过徐太史公肃舟中

鲁望祠前系桂舟,逢迎半是素心俦。
白鸥对舞枫江暮,红叶初飞荻岸秋。
卷幔汀洲延远眺,移桡烟雨入冥搜。
金华羡尔鶱腾早,应念泥涂雪满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垂虹亭过徐太史公肃舟中》是清代诗人朱鹤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生平:朱鹤龄,字长孺,号愚庵,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吴江人。朱鹤龄在入清后弃科举,深得名流切磋之益。他的著作有《尚书埤传》、《禹贡长笺》、《诗经通义》、《读左日钞》等,同时为杜甫、李商隐两家诗作注。他的诗歌创作与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毛奇龄、万斯同等人都有交往,并得到徐乾学的相互酬答。

  2. 作品原文
    鲁望祠前系桂舟,逢迎半是素心俦。
    白鸥对舞枫江暮,红叶初飞荻岸秋。
    卷幔汀洲延远眺,移桡烟雨入冥搜。
    金华羡慕尔鶱腾早,应念泥涂雪满头。

  3.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垂虹桥边遇见徐太史公肃的场景。诗中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互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描述中巧妙地运用了“白鸥”、“枫江”等意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徐太史公肃的赞美,也体现了自己对于高洁品格的追求。最后一句中的“泥涂”和“雪满头”则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持。

《垂虹亭过徐太史公肃舟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思想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