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筇在

乾坤遘明夷,志士无坦步。
艰贞义所激,不皇家门顾。
吾子至性人,集蓼甘如素。
自归祇树林,藜苋不饱茹。
清餐柏子香,润裛松花露。
梵呗逃尘缘,空王引觉路。
去秋叩我门,颜色殊非故。
问答始惊呼,涕泗纷如注。
忆昔旅敬亭,与子共情愫。
联翩宛溪滨,朗咏玄晖句。
翻掌三十年,世事霾黄雾。
相对各吞声,不忍更陈诉。
愧无巾屦供,徒有胸怀吐。
子今汗漫游,杖锡何方驻。
风尘忍辱先,况在落矰羽。
金沙道侣稀,且往灵岩住。
灵岩梅花开,逸人文咏聚。
二徐皆子俦,寒香可同赋。
会当拿扁舟,一笑云中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筇在》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论文或文献的名称。该作品与苏轼有关,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的文学成就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苏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苏轼的文学成就
  • 诗的题材和风格:苏轼在诗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题材,其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不仅在艺术上有所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 词的风格: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被称为“苏辛”。他的词风豪迈奔放,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对时代的感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散文的特点:苏轼的散文著述宏富,其文纵横恣肆,风格独特。他的散文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峰,也在思想上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1. 苏轼与文坛的关系
  • 诗、词、散文的成就:苏轼在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他的艺术成就使他成为北宋中期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与其他文学家的对比:苏轼的艺术成就在与他的同时代人相比中尤为突出,尤其是在诗歌和词的创作上,他的风格在当时独树一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寄筇在》的背景
  • 作品的性质:《寄筇在》可能是某篇文学作品的名称,但它不是现存的著名文学作品。因此,无法从现有的文学作品中引用或讨论这一作品的内容。然而,可以肯定地是,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巨擘,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文学作品的介绍
  • 《谢提刑张郎中寄筇竹拄杖》简介:这是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表达对丈夫生活关心及劝勉勉励的诗词。该作品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交流。
  • 寄外诗的特点:在文学史上,寄外诗是一种表达夫妻间情感的文学形式。这类作品通常通过描写妻子对丈夫生活状况的关切,来反映当时家庭生活的丰富性及其复杂性。
  • 明清时期的繁盛:尽管《寄筇在》本身并不是一个著名的文学作品,但可以推断它在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在清代,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更多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从而使得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流传于世。

虽然《寄筇在》不是现存的著名文学作品,但它确实反映了苏轼在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和历史地位。《寄筇在》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作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通过对苏轼及其代表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