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嗟谁稳,栖迟可奈何。
官随残梦短,客比乱山多。
闭阁凝香坐,行厨载酒过。
却听渔唱响,落日有风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世路嗟谁稳,栖迟可奈何。
官随残梦短,客比乱山多。
闭阁凝香坐,行厨载酒过。
却听渔唱响,落日有风波。
《家园次罢官吴兴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首诗作于元和三年(808)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时,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之情。
诗的原文如下:
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何须用弦与管笙?
此乡最好处吾土,
吾衰竟谁归?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他以“杜鹃啼血猿哀鸣”和“呕哑嘲哳难为听”来描述家乡的声音,表达了他对家乡音乐的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的厌倦和无奈,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