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菊花开候,孤桐叶落时。
短墙围夕照,小阁浸秋池。
地僻闻敲磬,人闲看奕棋。
洲边聊曳杖,更与过东篱。
再集鹤洲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余怀的《再集鹤洲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和闲适生活的诗歌。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内容解读:《再集鹤洲其二》以简洁的笔触勾画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中描述“丛菊花开候,孤桐叶落时”展现了季节交替的自然美景。诗人通过“短墙围夕照,小阁浸秋池”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地僻闻敲磬,人閒看奕棋”,描绘了一个清心寡欲,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追求心灵平静的生活态度。
艺术手法:余怀在《再集鹤洲其二》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例如,通过“洲边聊曳杖,更与过东篱”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这种表现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诗人所描绘的那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余怀还巧妙地使用了意象对比,如“丛菊花开”与“孤桐叶落”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和时间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
历史影响:作为清初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再集鹤洲其二》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余怀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当时文人追求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初期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可以领略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
《再集鹤洲其二》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后世学者的推崇,更是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案例。通过深入分析此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