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宿塘沽旅馆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涉渺渺风思量,只道人归是谎。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是近代诗人弘一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而且通过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文字,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
    前尘涉渺渺风思量,祇道人归是谎。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
    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残漏惊人梦里”和“孤灯对景成双”营造出一种深夜独处、孤独寂寞的氛围,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 哲思表达:“前尘涉渺渺风思量”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似乎在说,无论人世间如何变迁,总有些许东西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
  • 情感抒发:诗中的“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表达了诗人对于短暂生命的哀叹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情感强度,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
  • 自然描绘:诗末“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通过海风这一自然现象,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心灵的动荡。海风吹起的夜潮象征着生活中的变故和情感的波动,难以平息。
  1. 文化背景
  •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的创作,体现了李叔同(弘一)对佛学的深厚造诣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的一生经历了由传统文人到现代僧侣的转变,这段经历在他的诗词中有所体现。
  • 弘一不仅是一位高僧,也是一位深受欢迎的艺术家。他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而这首《西江月·宿塘沽旅馆》则是他艺术修养和人生哲学的一种反映。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孤独与哀愁的诗歌,更是其对生命、时间和宇宙奥秘的一次深刻探索。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