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卿大夫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敢穿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所说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先代圣明君王实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选择就能合乎礼法,自己的行为不必着意考虑也不会越轨。于是所说的话即便天下皆知也不会有过失之处,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厌恶。衣饰、语言、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先代圣明君王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宗的香火延续兴盛。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啊!《诗经·大雅·民》里说∶“要从早到晚勤勉不懈,专心奉事天子。”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介绍

《孝经·卿大夫》是儒家伦理著作,主要论述了卿大夫在家庭和国家中应尽的孝道。下面对“孝经 卿大夫”这一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该作品的作者不详,但普遍认为是孔子门徒或其后学的传承之作。成书于秦汉之际,经历了长时间的流传和注解,直至宋代才得到较为完整的整理。

  2. 主要内容与思想:《孝经》以孝道为核心,阐述了孝道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体现。特别是对于卿大夫这一群体,其孝道表现不仅仅限于个人修养,更体现在对外在礼节、言谈举止以及德行上的严格要求上。例如,非先王之法服不敢穿,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非先王之礼法之言不敢道等原则被广泛遵循。这种孝道观念强调的是对社会的尊重和维护,以及对祖先和国家的忠诚。

  3. 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孝经》不仅仅是一本道德教科书,它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和礼仪文化。通过对卿大夫孝道的描述,该书为后世提供了一种理想化的治理典范,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

《孝经·卿大夫》是一部探讨政治与道德相结合的经典文献,它不仅记录了古人对于孝道的认识和实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