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干地黄

味甘寒。
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生川泽。
《名医》曰:一名苄,一名芑,生咸阳,黄土地者佳,二月八日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苄,地黄也,礼曰钘毛牛藿,羊苄,豕徽;《广雅》云:地髓,地黄也;《尔雅》云:苄,地黄;郭璞云:一名地髓,江东呼苄;《列仙传》云:吕尚服地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干地黄》是上品,一名为”干地黄”。

干地黄,又名“地精”,其性寒、味甘苦涩,归心肾膀胱大肠小肠三焦五脏经脉。本草记载:主虚劳骨蒸发热,消渴(口燥咽干)、热病气逆喘息烦满者;亦治血枯经闭及阴中痛等症。

《神农本草经》是一部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大约成书于东汉时期,作者是神农氏。该书记载了当时所知的102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功效与使用方法。干地黄在书中被列为上品之一,说明它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功效。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重要文献,对于后世中医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