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上品 · 草部 · 防葵

味辛寒。
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
《吴普》曰:房葵一名梨盖,一名爵离,一名房苑,一名晨草,一名利如,一名方盖,神农辛,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苦,无毒,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三日采根(《御览》)。
《名医》曰: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暴干。
案《博物志》云:防葵与狼毒相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防葵,又名防风、防草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并且在草部中有记载。根据古籍描述,防葵是一种生长于山野的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它性温味辛甘,有祛风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等症状。

《神农本草经》是东汉时期的一部重要中医药学著作,由神农氏编撰而成,被认为是最早的中药典籍之一。这部书详细记载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使用方法等信息,对于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防葵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并且其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神农本草经》中对防葵的记载进行整理的描述,具体的信息可能会随着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