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従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是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儒家经典。在古代中国,《尚书》被视作重要的政治文献,其内容涵盖从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历史事件和治国理念,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著作:
《伪古文尚书》的背景:《伪古文尚书》并非直接源自孔子或孟子等早期儒家大师之手,而是东晋时期的作品。它与同期出现的伪《孔安国尚书传》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文献系统。
全书结构概述:《伪古文尚书》共有二十五篇,其中包含了《商书》,这是《尚书》中的一部分,专门探讨了商朝的政治、军事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商书》的重要性:《商书》作为《尚书》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承载了商文化的丰富内涵。伊尹作为商朝末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在《商书·伊训》中的教导和告诫,对于理解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伊尹的教育观念:《伊训》是伊尹写给太甲帝王的一封教导信,其中包含了他对当时统治者的期望和忠告。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哲学中“君为臣纲”的理念,以及君王如何通过自我反省和学习来治理国家的思想。
《伪古文尚书 · 商书 · 伊训》不仅是研究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和政治思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政治实践,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