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六)

鸴鸠飞桑榆,海鸟运天池。
岂不识宏大,羽翼不相宜。
扶摇安可翔,不若栖树枝。
下集蓬艾间,上游园圃篱。
但尔亦自足,用子为追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怀八十二首(其二十六)》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陈子昂被贬后所作,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国家命运的感慨。

以下是这首诗的原文:

前年戍边关,去年守农桑。
何为出战地,自取祸殃亡。
但识金鼓声,不知天子乡。
欲将轻举去,赖有李将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前年戍边关,去年守农桑。
  • 这是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前一年在边疆守卫边关,而去年则回到了家乡从事农业耕作。
  1. 何为出战地,自取祸殃亡。
  • 第二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参与战争的地方感到厌恶,认为出征就是给自己带来灾祸和死亡。
  1. 但识金鼓声,不知天子乡。
  • 这是第三句,表明作者只是听到了战场上的金鼓声,却不知道朝廷所在的方向。
  1. 欲将轻举去,赖有李将军。
  • 第四句是说作者想要轻装上阵,摆脱现状,但因为有李将军的保护,他才有机会行动。

整首诗通过作者的视角,表达了他对征战生活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