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 · 论脉 · 十三难

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者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己。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为之奈何?
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色赤,其脉浮大而散;色黄,其脉中缓而大;色白,其脉浮涩而短;色黑,其脉沉濡而滑。此所谓五色之与脉,当参相应也。脉数,尺之皮肤亦数;脉急,尺之皮肤亦急;脉缓,尺之皮肤亦缓;脉涩,尺之皮肤亦涩;脉滑,尺之皮肤亦滑。五脏各有声、色、臭、味,当与寸口、尺内相应,其不应者病也。假令色青,其脉浮涩而短,若大而缓为相胜;浮大而散,若小而滑为相生也。经言知一为下工,知二为中工,知三为上工。上工者十全九,中工者十全七,下工者十全六。此之谓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难经》是东汉末年张机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全书共102篇,分上、中、下3卷,每篇为一篇单题的问答体文。该书在中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之一。

《难经 · 论脉 · 十三难》是其中的一篇,主要讨论了关于脉象变化和诊断的问题。以下是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1. 第一难:探讨“病之有无”(疾病的存在与否)的判断方法。
  2. 第二难:阐述“病势轻重”的区别及其临床表现特征。
  3. 第三难:讨论“脉象真假”的辨别,即真伪不同的脉象如何区分。
  4. 第四难:分析“寒热虚实”(病症性质)的诊断方法和依据。
  5. 第五难: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