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 · 论脉 · 十四难

曰:脉有损、至,何谓也?
然: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至脉从下上,损脉从上下也。
损脉之为病奈何?
然: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反此者,至脉之病也。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
治损之法奈何?
然: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脉有一呼再至,一吸再至;有一呼三至,一吸三至;有一呼四至,一吸四至;有一呼五至,一吸五至;一呼六至,一吸六至;有一呼一至,一吸一至:有再呼一至,再吸一至;有呼吸再至。
脉来如此,何以别知其病也?
然: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一呼三至,一吸三至,为适得其病。前大后小,即头痛、目眩,前小后大,即胸满、短气。
一呼四至,一吸四至,病欲甚,脉洪大者,苦烦满,沉细者,腹中痛,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
一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当困,沉细夜加,浮大昼加,不大不小,虽困可治,其有大小者,为难治。
一呼六至,一吸六至,为死脉也,沉细夜死,浮大昼死。
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着床,所以然者,血气皆不足故也。
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曰无魂,无魂者当死也,人虽能行,名曰行尸。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所以然者,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知不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难经》是古代中国医学著作,其中的“论脉·十四难”是一篇探讨脉象变化及其诊断方法的重要篇章。它详细分析了各种不同的脉象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这一章节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请注意:由于《难经》是古代文献,其内容可能包含一些现代医学中不被接受的观点或方法,请在使用时谨慎对待。同时,《难经》的脉象分类和诊断标准主要基于当时的中医理论体系,并未涵盖所有现代医学中的脉诊知识。因此,在解读“十四难”时应结合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理解。

请注意:由于《难经》是古代文献,其内容可能包含一些现代医学中不被接受的观点或方法,请在使用时谨慎对待。同时,《难经》的脉象分类和诊断标准主要基于当时的中医理论体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