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 · 论经络 · 二十四难

曰:手足三阴三阳气已绝,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
然: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濡于骨髓。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
足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口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营,则肌肉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人中满;人中满,则唇反;唇反,则肉先死。甲日笃,乙日死。
足厥阴气绝,即筋缩引卵与舌卷。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故脉不营,则筋缩急;即引卵与舌;故舌卷卵缩,此筋先死。庚日笃,辛日死。
手太阴气绝,即皮毛焦。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气弗营,则皮毛焦;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伤;皮节伤,则皮枯毛折;毛折者,则毛先死。丙日笃,丁日死。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色黑如黧,此血先死,壬日笃,癸日死。
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则)目瞑也。
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难经·论经络·二十四难”是一部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作者是宋代的王惟一。这部书主要探讨了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是中国古代医学中重要的经典之一。

《难经》全称《难经·论经络·二十四难》,共24章,约1500字左右。该书以”难经”为名,意在通过提问的方式阐述复杂的经络学说,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并掌握相应的治疗方法。

王惟一在这部著作中详细描述了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脏腑等概念,并对这些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具体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如问诊法、切脉法、推拿手法等,为后世的医学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难经》不仅是中医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文献,在中医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