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苑 · 卷二 · 东夷

东夷之性,薄礼少义,捍急能斗,仪山堑海,凭险自固。上下和睦,百姓安乐,未可图也。若上乱下离,则可以行间,间起则隙生,隙生则修德以来之,固甲兵而击之,其势必克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东夷这样不开化的少数民族,不守礼义,勇猛强悍,凶狠善战,他们依山傍海,凭借险要的地形,有较强的自我保护、对外防御的能力。其内部上下和睦,百姓乐业安居,不可能很快地战胜他们。如果在他们内部出现了上下不合的兆头后,用离间的办法,扩大他们上层内部的矛盾,使之混乱,使百姓背弃他们,造成尖锐的冲突,然后用仁义、道德的理论安抚、招抚他们,并配合以强有力的军事进攻,就可以取得彻底的胜利。

介绍

《将苑》并非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军事著作。这部作品的全名是《将苑·卷二·东夷》,由诸葛亮所著,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将帅用人理念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详细记录了古代将领的智慧和经验,还对后世的军事策略和领导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将苑》中对于“东夷”的描述揭示了该地区民族的特性和行为模式。东夷之人薄礼少义,但又能捍急能斗,依山靠海,凭借险要地形自保,且上下和睦,百姓安乐。这样的描述展现了东夷民族的坚韧和防御性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可能不容易被轻易征服。这种特性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理解敌人的特点可以帮助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从《将苑》中的对策来看,当面对“上下和睦,百姓安乐”的对手时,直接攻击可能并不明智。相反,应该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通过修德招抚来稳固自己的军队,并加固自身的防线。这一策略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智慧,即通过政治手段来达到军事目的,而不是单纯依赖武力冲突。

《将苑》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其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思想和文化传统。通过对《将苑·卷二·东夷》的学习,不仅能够理解古人的军事战略,还能够从中汲取领导艺术和人生智慧,这对于现代人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