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其十三)

岩岩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何以废共鲧,重华为之来。
仲父献诚言,姜公乃见猜;
临没告饥渴,当复何及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陶渊明通过《山海经》所记废共工与鲧之事,联想而及齐桓公不听管仲之言,既废易牙等人又复之。感叹帝者倘不慎用才,必遭祸患。

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里,世间的传说、神化、寓言、史实……通过其“魔镜”,或被化为睿智的火花,或被化为哀婉的叹息,或被化为惊天的怒吼,或被化为由衷的敬佩,或被化为刹那的顿悟,或被化为玄妙的虚幻,或被化为警世的宣言……难怪渊明有“诗人中哲人”之美誉。以此作为读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小结语。

高严的大臣显赫于朝廷及一国之中,作为君王当慎选贤才。帝舜何以流放共工而杀鲧?是帝舜见奸邪加以制裁。管仲向齐桓公献诚言,远易牙等人,反被猜疑。桓公临死方知管仲言之深长,但已无济于事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