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送梨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现送梨约三百个。雪来得迟,(天气)甚是不佳。
介绍
。
“送梨帖”是中国古代文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类似于现代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它通常包含一些重要的消息、通知或者祝福的话语,并通过特定的方式(如在信中附上一张画有梨子图案的纸)来传达给收件人。这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广泛流行,尤其是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
“送梨帖”的文化意义在于其象征性的寓意——梨子不仅是一种水果,也代表了友谊、和谐与美好的祝愿。在古代中国,梨树被视为吉祥之物,因此用梨子作为礼物传递信息或祝福时,通常会附上一张画有梨子图案的纸张。
尽管具体的细节可能因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送梨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被描绘为一种温馨、友好的交流方式。它体现了古人对友谊与和谐生活的追求,并通过这种特殊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注解
《送梨帖》首句“今送梨三百”刻帖为“今梨三百”,按字距实缺一字。根据宋代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送梨帖》云:‘今送梨三百颗。晚雪,殊不能佳’”所缺字为“送”字。
《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句的“晚”,为“迟”意。“殊不”,甚不、却不。唐代孙过庭《书谱》载谢安与王献之语“物论殊不尔”。王羲之《快雪时晴帖》中“快雪时晴佳”与《送梨帖》“晚雪,殊不能佳”虽句意相左,但可互证互读。
赏析
苏轼评《送梨帖》:“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按:传《东坡志林》卷九:“世传王子敬帖,有‘黄柑百颗’之语。此帖乃在刘季孙家,景文死,不知今在谁家矣!…予尚有诗与景文云:‘居家子敬十六字,气压邺侯三万签。’”文中的王子敬(王献之)帖,是指《送梨帖》。
杨守敬《送梨帖》:“大令此帖,与篆隶出入,高古绝伦,自谓与乃父当不同,赖有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