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连惠亮未遇,雄才屈不伸。
招隐诗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机《招隐诗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景象的诗句,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陆机的这首诗以“杖策招隐士”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主题,展现出诗人决心远离尘世喧嚣,寻找心灵寄托的决心。在诗句中,“招隐士”意味着邀请志同道合之人一同隐退山林,享受清静的生活。而“荒途横古今”则描绘了山路纵横,历经沧桑的场景,暗示着隐者的旅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诗中的“岩穴无结构”,形容了山间的岩石洞穴,没有人工的建筑结构,显得自然而古朴。“丘中有鸣琴”则描绘了在山丘之中,有隐居者在那里弹琴,这既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欣赏。紧接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白云低垂在山岗之上,而阳光下绽放的花朵则显得格外鲜艳。这里的“石泉漱琼瑶”形象地描绘了山间清泉如玉般清澈,让人联想到泉水在石缝间潺潺流过的景象。
“纤鳞或浮沈”通过水里鱼儿的游动表现了山涧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表达了诗人的观点:真正的音乐并不需要弦乐器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山水本身就是最美的乐音。而“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则是说,那些灌木丛生之地,无需外界的喧哗,也能自有其声音与生命,如同它们自己的悲歌,唱出了自然的韵律。
陆机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