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
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
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
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杜兰香作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杜兰香作诗》是魏晋诗人曹毗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杜兰香与神灵的相遇和对话,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福运与避祸的意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杜兰香作诗》的作者曹毗,东晋谯国(今安徽亳州)人,字辅佐,好文籍,善词赋。他曾官至光禄勋。
诗歌原文: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翻译赏析:诗歌开头“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描述了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场景,阿母位于一个遥远而神圣的地方,那里的天空仿佛连接着云端。接下来“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描绘了一群女子在庄严的环境中侍奉着一位神灵或仙女,她们的存在似乎象征着对超凡脱俗的追求。“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即使面对世俗的污浊,也无所畏惧。最后两句“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表达了诗人对于福与祸的态度,愿意随顺命运的安排,但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生活可能伴随着更多的挑战。
创作背景:根据《晋书·曹毗传》记载,桂阳张硕被神女杜兰香所降,而曹毗则用两首诗歌来嘲弄她,并续写了十篇名为《兰香》的歌诗。《杜兰香作诗》可能是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的一部分或灵感来源。
名家点评:对于《杜兰香作诗》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方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人性美及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对现实逃避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杜兰香作诗》不仅是曹毗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反映了魏晋时期人们对于生命、情感和宇宙秩序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是研究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