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二十五首 其八 九月六日夕云 林喻作与许侯

沧房焕东霞,紫造浮绛晨。
双德秉道宗,作镇真伯藩。
八台可盻目,北看乃飞元。
清净云中视,眇眇蹑景迁。
吐纳洞岭秀,藏晖隐东山。
久安人事上,日也无虚间。
岂若易翁质,反此孩中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诗二十五首 其八·九月六日夕云林喻作与许侯》是一首由东晋的云林右英夫人创作的诗歌。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晚霞和晨光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诗句“沧房焕东霞,紫造浮绛晨”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东边的云彩如同绚烂的霞光,而朝阳如绛红般升起。这里的“沧房”和“紫造”分别象征着广阔的天空和柔和的晨曦,两者相映成趣,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紧接着,“双德秉道宗,作镇真伯藩”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天地间和谐秩序的赞美。这里的“双德”指天地之双重美好,而“道宗”则暗示了宇宙间的法则或原则。这种对自然法则的颂扬,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和宇宙观。

在“八台可盻目,北看乃飞元”中,诗人通过仰望星辰来表达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这里“八台”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寓意着指引方向和目标;“盻目”则形容期待之情。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美来实现个人理想的愿望。

“清净云中视,眇眇蹑景迁”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云雾缥缈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升华。而末尾的“吐纳洞岭秀,藏晖隐东山”则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图景,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

《诗二十五首 其八·九月六日夕云林喻作与许侯》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内涵,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还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