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
膏兰孰为消,济治由贤能。
王侯厌崇礼,回迹清宪台。
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
协心毗圣世,毕力赞康哉。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是西晋文学家潘尼创作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元贶的赞赏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潘尼(约公元250年—约公元311年),字正叔,荥阳中牟人,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生平经历复杂多变,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要职,但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贬至南方。这些经历使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色彩和独特的个人风格。
诗歌原文与注释:原诗如下:昆山积琼玉,广厦构众材。游鳞萃灵沼,抚翼希天阶。膏兰孰为消,济治由贤能。王侯厌崇礼,回迹清宪台。蠖屈固小往,龙翔乃大来。协心毗圣世,毕力赞康哉。
- 译文:昆山积聚着美丽的玉石,高耸的大厦需要许多材料来建造。鱼在水中游动聚集在清澈的水边,鸟儿在空中飞翔期待着高高的天台。谁会用香膏来浇灌兰花呢?治理国家的人需要有贤能的智慧才能实现治理天下的理想。那些享受尊荣的王侯厌倦了华丽的服饰和礼仪,他们回到了清静的法台,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虽然蠖屈可以小步前进,但是龙翔才是真正地飞向高空。只有一心向往圣贤的时代,我们才能全力以赴地赞美和建设伟大的国家!
作品赏析: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王元贶的深厚情感及其政治抱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游鳞”比喻王元贶的才华横溢,而“膏兰”则象征着贤能的治理之道。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潘尼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写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西晋时期的政治动荡之际,当时的政治环境极为复杂。潘尼通过这首赠诗来表达自己对王元贶的支持和赞赏,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王元贶个人的赞誉,更是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不仅是潘尼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西晋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的重要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文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