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非一𠏉,珍裘非一腋。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
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寄身荫四岳,托好凭三益。
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在危每同险,处安不异易。
俱涉晋昌艰,共更飞狐厄。
恩由契阔生,义随周旋积。
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
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理以精神通,匪曰形骸隔。
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
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
答魏子悌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魏子悌诗》是卢谌创作的一首表达对贤能之士共襄盛举的期待以及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感受。卢谌,作为魏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
卢谌的这首《答魏子悌诗》通过对崇台、珍裘等意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在诗句“多士成大业,羣贤济弘绩”中,卢谌强调了贤才的重要性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同时,通过“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与时代的感慨。这些句子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感,更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卢谌的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答魏子悌诗》创作于魏晋时期,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社会变革频繁,文人士大夫在这样的背景下,既面临着个人命运的起伏变化,又承担着推动时代进步的责任。卢谌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对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期望,显示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和对个体命运的重视。
《答魏子悌诗》不仅是卢谌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其时代背景的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在这个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在思考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看法,卢谌的《答魏子悌诗》便是这一思潮的体现。
《答魏子悌诗》是卢谌以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魏晋时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风貌的一种独特诠释。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了解到卢谌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轨迹,还能深刻感受到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动态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