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周处士上诗

周全其节,令闻不已。
身虽云没,书名良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周处士上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作品,由文学大师庾信所作。此诗以独特的笔法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意境,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隐士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敬阳,南乡舞阴(今河南新蔡)人。北周时期大臣、文学家,南北朝时期诗人之一,有“南董永”之目。在北周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参与朝政。在陈朝担任车骑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封为越国公。他的一生历经战乱,见证了许多变迁,其诗歌风格多样,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1. 诗歌原文
    九丹开石室,三径没荒林。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2. 诗歌鉴赏

  • 首联:诗的第一句“九丹开石室”,用“九丹”象征仙丹,暗示了隐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接着“三径没荒林”,则通过“三径”这一典故,表现了隐者的生活空间逐渐被自然所吞噬,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颔联及颈联:这些句子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从“羁心积秋晨”到“晨积展游眺”,再到“孤客伤逝湍”,都体现了隐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荒林纷沃若”,则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荒凉与萧瑟。
  • 尾联:最后两句,“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隐者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理解——即使身处乱世,也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正是庾信笔下的隐者所追求的。

《为周处士上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至今仍被读者传颂和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