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咏织女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
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
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
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
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
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
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
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月七日咏织女》是南朝刘孝威的诗作,描写的是牛郎与织女的鹊桥相会情景。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人简介
  • 南朝刘孝威,生活在梁代,以擅长写赋闻名,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爱情和自然景观的向往。
  1. 诗歌原文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藏。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欢宴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2. 诗意赏析

  • 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牛郎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诗中运用“火流凉风”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 诗中织女与牛郎分别的场景尤为动人。织女思念北方的故乡,而牛郎则感叹于南方的时间缓慢流逝。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人物的情感层次,也增添了故事的戏剧性。
  • “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等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下的银河显得更加清晰,增加了诗中的浪漫气息。
  • “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表达了牛郎与织女对相聚时间的珍惜与无奈,反映出人类对于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七月七日咏织女》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