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同摽梅英散,复似太谷花飞。
密如公超所起,皓如渊客所挥。
无羡昆岩列素,岂匹振鹭群归。
貌雪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貌雪诗》是南梁诗人萧统创作的一首六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背景:萧统是南朝梁的著名文人,字德施,小字维摩。他出身高贵,是武帝的儿子,天监初被立为太子。由于其卓越的文学才能和深厚的学识修养,萧统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不仅通晓经史百家,而且擅长诗文创作,被后人誉为昭明太子。他编撰了《文选》这部古代最早的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内容:《貌雪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既同摽梅英散,复似太谷花飞”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与雪花的美丽,既有飘零之态,又有洁白无瑕之感。此外,“密如公超所起,皓如渊客所挥”则形容雪花的密集和洁白,如同出自高明人士之手,又如出自高深莫测之人之手。最后两句“无羡昆岩列素,岂匹振鹭群归”,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像振鹭群鸟一样聚集于此,享受这美丽的雪景。
作品特色:《貌雪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意蕴著称。它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自然界的景色与人的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人通过对雪花细腻的观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文化影响:《貌雪诗》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传颂。许多学者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赏析,认为它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貌雪诗》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见证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