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周尚书诗二首

【其一】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其二】
河桥两岸绝,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别周尚书诗二首》是北周时期的文学家庾信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诗人,其家族有七世担任秀才的记录,五代皆有文集传世。
  • 作品概述:《重别周尚书诗二首》作为庾信的送别之作,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体验与文化追求。
  1. 主题内容
  • 送别的哀愁: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回归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无法团聚的悲怆心情。
  • 自然意象的应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秋雁南归的自然现象作为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1. 艺术特色
  • 情感深沉:庾信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此诗亦是如此。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 语言精炼: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如“阳关万里道”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深意。
  1. 文学价值
  • 南北朝诗歌的代表:该诗作为庾信的作品之一,展现了当时南方文人的风采,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 送别诗的经典: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送别诗占有重要地位。此诗作为其中的经典,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通过对《重别周尚书诗二首》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庾信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这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次文化的传承,一个时代情感的真实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