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

明明储后,冲默其量。
徘徊礼乐,优游风尚。
微言外融,几神内王。
就日齐晖,仪云等望。
本茂条荣,源澄流洁。
汉称间平,周云鲁卫。
咨我藩华,方轶前轨。
秋日在房,鸿雁来翔。
寥寥清景,霭霭微霜。
草木摇落,幽兰独芳。
眷言淄苑,尚想濠梁。
既畅旨酒,亦饱徽猷。
有来斯悦,无远不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是南北朝诗人王俭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玄圃宴饮的美景和太子储君的雍容气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 明明储后,冲默其量:描述了储君的明丽与沉稳,暗示着他在众人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内心的平和。
  • 徘徊礼乐,优游风尚:描绘了宴会上的礼乐之盛,以及参与者的从容不迫和高雅风气。
  • 微言外融,几神内王:表达了通过微妙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才能,以及内心对帝王之位的思考或向往。
  • 就日齐晖,仪云等望:展现了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如同诸侯仰望天子一样。
  • 本茂条荣,源澄流洁:形容事物根基牢固且清纯无暇。
  • 汉称间平,周云鲁卫:引用汉代“间平”和周代“鲁卫”,象征着国家的繁荣稳定。
  • 咨我藩华,方轶前轨:表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 秋日在房,鸿雁来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大雁南飞的景象。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优雅、宁静和庄重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储君的高贵气质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
  • 王俭通过这首诗,不仅仅是在赞美自然之美,更是在表达自己对于理想君主的憧憬以及对国事的关注和责任感。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贯穿于整首诗作之中,体现了王俭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追求。
  1. 作者简介
  • 王俭:南朝齐时期的文学家,字仲宝,琅邪临沂人。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颇有成就,尤其在礼仪和文学方面有深入研究。他的《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就是他文学才华的体现之一。
  • 齐高帝萧道成:王俭曾从其学习,并在其后担任官职。
  1. 文化背景
  •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极为丰富和多元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不仅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的方式,也是展现当时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 诗中提到的一些元素如礼乐、鸿雁、玄圃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南朝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 这首诗也体现了南朝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他们在个人修养和政治抱负之间的平衡。
  1. 创作意义
  • 艺术价值:《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南北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现了王俭个人的文学天赋,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历史价值:这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状况,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它也启示后人如何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侍太子九日宴玄圃诗》不仅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远的意义吸引了无数读者,更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王俭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无论是对文学爱好者、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都是值得深入探索和品味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