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茅挺三脊,神芝曜九明。
菊花偏可憙,碧叶媚金英。
重九惟嘉节,抱一应元贞。
泛酌宜长主,聊荐野人诚。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以菊花喻君子,赞美谢朓的品格。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丽淡雅,风格质朴自然。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万里春色催寒食,三杯两盏苦思余。
孤吟坐到黄昏后,泪尽落凡衣。
首联“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写自己辞官退隐,回归田园的情状。“北阙”,指代朝廷,即京城长安;“南山”,则是指作者隐居之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决心和无奈之情。
颔联“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遭人冷落的悲凉之感。“不才”,意谓才能平庸;“明主”,指赏识自己的君主;“故人”,指老朋友、旧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君主的失望和对老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万里春色催寒食,三杯两盏苦思余”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里饮酒作诗的情境。这里的“春色催寒食”,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而作者却依然沉浸在愁绪之中。而“三杯两盏苦思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饮酒作诗时的情景,他似乎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但心中的愁绪却依然挥之不去。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饮酒作诗时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尾联“孤吟坐到黄昏后,泪尽落凡衣”则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作诗至黄昏时分的情景。在这里,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大自然之中,通过饮酒作诗来表达内心的哀愁与无奈。而当夜幕降临,星辰闪烁之时,他的泪水已流尽,湿透了衣衫,这更增添了他的孤独与无助感。
《摘园菊赠谢仆射举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对于友情、对于爱情的感慨与思考。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诗歌风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