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乐十首 其五

崇文晦已明,胶庠杂复整。
弱台留折巾,沂川咏芳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明乐十首 其五》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齐诗人王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王融,字元长,琅邪临沂人,南朝齐时期的文才出众的诗人和学者,曾任太子舍人、秘书丞等职。他与萧子良有深厚的友谊,并被视为“西邸八友”之一。王融的文学创作丰富,尤以诗歌见长,其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政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

  2. 诗歌原文
    崇文晦已明,胶庠杂复整。
    弱台留折巾,沂川咏芳颖。

  3. 诗歌内容解析

  • 崇文晦已明: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化教育的看重。在古代,文人重视学问,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文化素养。
  • 胶庠杂复整:这里的“胶庠”是对古代学宫的别称,而“杂复整”则形容学宫内学问繁杂但井然有序。王融在此表达了对这种学术氛围的赞美。
  • 弱台留折巾:这里指的是古代士人在读书时,常在书桌旁悬挂一条巾作为装饰,表示勤奋学习的态度。
  • 沂川咏芳颖:“沂川咏芳颖”可能是指王融在自然美景之中寻找灵感,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悟。

通过对《永明乐十首 其五》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王融作为南朝齐的杰出诗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而且在文化教育和自然美学方面亦有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融的文学才华,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