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云度绮钱,香风入珠网。
独知此夜月,依迟慕神赏。
奉和月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月下诗》是南朝诗人王融的作品。《奉和月下诗》的创作背景与王融的生平密不可分。他,字元长,南朝齐琅邪临沂人,为“西邸八友”之一,与萧子良交好。在萧子良的支持下,王融得以施展才华,曾上书武帝请求自试,迁升至秘书丞。其文采斐然,被时人称赞为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奉和月下诗》原文如下:
雕云度绮钱,香风入珠网。
独知此夜月,依迟慕神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美好。首句“雕云度绮钱”,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光穿透云彩,照映出绮丽的窗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次句“香风入珠网”,则通过香风轻轻拂过珠帘,将香气带入室内的情景,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气息。第三句“独知此夜月”,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月亮时的孤寂与清高,突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珍惜。末句“依迟慕神赏”,则是诗人对这美好时刻的感慨与向往,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融作为永明体代表作家的艺术风采。
《奉和月下诗》不仅是王融个人创作的佳作,也是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王融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篇,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王融的生平经历,特别是他在政治风波中的命运起伏,也使得他的诗歌带有更加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个人印记。这种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使得《奉和月下诗》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月之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人生哲学诗。
《奉和月下诗》是王融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一首传世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也能深刻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