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始安王石头城诗

绪官承盛世,逢恩侍英王。
结剑从深景,抚袖逐曾光。
暮情郁无已,流望在川阳。
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湘。
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揽镜照愁色,徒坐引忧方。
山中如未夕,无使桂叶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侍始安王石头城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江淹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江淹,字文通,南朝宋时诗人、文学家,被后世尊称为“江东散人”,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深沉。江淹的诗作以五言为主,兼有六言和七言,风格清丽,意境深远。

  2. 诗歌原文
    绪官承盛世,逢恩侍英王。
    结剑从深景,抚袖逐曾光。
    暮情郁无已,流望在川阳。
    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湘。
    何如塞北阴,云鸿尽来翔。
    擥镜照愁色,徒坐引忧方。
    山中如未夕,无使桂叶伤。

  3. 诗歌赏析

  • 首联“绪官承盛世,逢恩侍英王。”表达了作者作为官员的身份,以及因感激皇恩而侍奉英明之王的情感。
  • 颔联“结剑从深景,抚袖逐曾光。”描绘了一幅英武的形象,通过结剑和拂袖的动作展现了英雄的气概。
  • 颈联“暮情郁无已,流望在川阳。”反映了诗人在夕阳下无法平息的愁情以及对远方的无尽期盼。
  • 尾联“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湘。”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北方平原的辽阔与南方湘水的秀丽。
  •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深沉、复杂的情感体验。
  1. 创作背景:《侍始安王石头城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江淹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作为一名官员,江淹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和感受到这个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些都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灵感。此外,诗歌中的一些意象和用词也体现了南朝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侍始安王石头城诗》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南北朝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