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道二首 其二

小平路四达,长楸听五钟。
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弦歌声不息,环佩响相从。
花障荡舟笑,日映下山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洛阳道二首·其二》是南北朝时期徐陵的作品

在这首诗中,徐陵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驰道上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盛景。诗中“长楸听五钟”一句,不仅传达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还隐含了对古代官宦礼仪的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节文化。

《洛道二首·其二》作为陆机的《赴洛道中作二首》中的第二首,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陆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的抒发,传达了一种游子的远行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洛阳道二首·其二》作为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古诗,不仅是对洛阳风光的生动描绘,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