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俗之表,慧远庐之阿。
买山即高世,乘杯且渡河。
法雨时时落,香云片片多。
若为将羽化,来济在尘罗。
敬酬解法师所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敬酬解法师所赠诗》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的作品。此诗作于南朝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当时颜延之担任始兴王萧子恪的中军记室参军,并兼任王府法曹。这首诗就是他为答谢解思奉赠的《咏怀三十首》中的第10首而作的。
颜延之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初入仕为官不久,仕途并不顺利。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如何居处士?未省望山阳”,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他认为隐居山林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能够远离尘世的纷争和名利的诱惑。然而他也明白自己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因此只能暂时寄居在京城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何事当君意,虚受解公恩?”则表达了他对解思奉赠《咏怀三十首》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解思奉赠他的《咏怀三十首》是他的知遇之恩,是他对他才能的认可和鼓励。因此,他应该回报这份恩情,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我无清风期,但存白鸥姿”,则表达了他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白鸥一样,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同时他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清高品质,不被金钱和权力所腐蚀。
《敬酬解法师所赠诗》是颜延之对于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他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