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

流萍依清源,孤鸟宿深沚。
荫干相经萦,风波能终始。
草生有日月,婚年行及纪。
思欲侍衣裳,关山分万里。
徒作春夏期,空望良人轨。
芳色宿昔事,谁见过时美。
凉鸟临秋竟,欢愿亦云已。
岂意倚君恩,坐守零落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冉冉孤生竹》是一首产生于汉代的文人五言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何许?无地不容身。
    独不得出,心为徒行役。

  2. 诗歌解析

  • 起首比兴:“冉冉”形容竹子柔弱下垂的样子,用“孤生竹”比喻女子孤独而无依靠。 “泰山阿”象征丈夫的庇荫和安全感,而“太”通大,表明大山的庇护下更显得稳固。
  • 心理描写:诗人通过比喻和反问手法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如女子对爱情的希望和忠贞。 全诗运用心理描写方法,情感丰富,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 社会背景:这首诗可能表达了婚后夫有远行,妻子怨别之情;或写男女已有成约而尚未成婚,男方迟迟不来迎娶,女方遂有种。
  1.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以“孤生竹”、“泰山阿”等自然景象喻指人的情感状态,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 反问语气:运用反问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和含蓄,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无声的哀愁和无奈。

《冉冉孤生竹》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古代诗词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作为读者,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在面对家庭和社会压力时所表现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