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叹白发诗

丝白不难染,蓬生直易扶。
唯见星星鬓,独与众中殊。
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
直是安被褐,非敢慕怀珠。
何言志事晚,疲拙婴殊躯。
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
郊郭勤二顷,形体憩一庑。
涸蚌困鱼目,笼禽触四隅。
宵长壁立静,廓处谢欢愉。
月色临窗树,虫声当户枢。
飞蛾拂夜火,坠叶舞秋株。
逐物均乘鹤,违俗等双凫。
故人倘未弃,求我谷之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夕叹白发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人生旅途中感受到的时光流逝和自我觉醒的主题。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何逊,字云卿,南阳人,是南朝齐时的文学家。《秋夕叹白发诗》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2. 原文节选
  • 丝白不难染,蓬生直易扶。唯见星星鬓,独与众中殊。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直是安被褐,非敢慕怀珠。何言志事晚,疲拙婴殊躯。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郊郭勤二顷,
  1. 主题解读
  • 时光流转与个人觉醒:诗中的“丝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何逊通过描写白发,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个人成长的觉醒。白发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代表了年龄的增长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 个性与命运的反思:诗中的“独与众中殊”暗示了何逊对自身独特性格的自觉。他通过对比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周围人的常态,表达了一种对自我认知和定位的思考。
  • 对现实和理想的反思:诗中的“逢时乃倏忽,失路亦斯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和理想之间关系的认识。他意识到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而如何面对这些经历是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而含蓄:何逊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层次,善于利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何逊创造了许多充满哲理的意境,使读者在他的诗中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
  1. 影响与评价
  • 文学地位:《秋夕叹白发诗》作为何逊的代表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何逊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思想价值: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生、时间和自我的主题,对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

《秋夕叹白发诗》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深刻地触及了人生的意义、时间的价值以及个体与世界的互动。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何逊的文学成就及其时代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生命、时间和自我价值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