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联句

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
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
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
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照水联句》是南北朝时期诗人何逊创作的一首写景抒情诗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诗人背景:何逊,字仲言,南北朝时期梁朝官员、文学家,其诗与阴铿齐名,合称“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合称“何刘”。八岁时便能作诗,弱冠时在州举秀才,后官至尚书水部郎。他的诗歌善于描绘景物,擅长炼字,为杜甫所推崇。
  1. 诗句原文
  • 原文:“插花行理鬓。迁延去复归。虽怜水上影。复恐湿罗衣。临桥看黛色。映渚媚铅晖。不顾春荷动。弥畏小禽飞。”
  • 翻译: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桥上观看水面荷花和飞禽的画面。他欣赏水中的倒影,但又怕衣服被水弄湿。他看到春天的荷花摇曳,害怕小鸟儿飞过。
  1. 创作背景
  • 《照水联句》的创作时间为南北朝时期,具体时间不详。然而,据记载,何逊在此时期担任过官职,且与当时著名的文人如阴铿、刘孝绰等人齐名。
  1. 艺术特色
  • 写景抒情:《照水联句》主要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展现了一种闲适的心情。
  • 炼字精当:何逊的诗歌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著称。在《照水联句》中,每一个词都被精心挑选,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 情感丰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通过这些景物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照水联句》不仅体现了何逊作为南北朝杰出诗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对于美的独特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