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象既分,神皇握枢。
其降曰命,有书有图。
化彰礼乐,教光典谟。
五经夤序,七纬重敷。(一章)
保氏述艺,乐正奠师。
良玉缘琢,务德由咨。
雅沿俗化,风移运迟。
道不云远,否终则夷。(二章)
下武增辉,烝哉体圣。
三极彝伦,九服骘政。
文以止戈,学以流镜。
国崇上庠,人思下竞。(三章)
昭昭储后,悊秀克明。
徽若稽古,体睿申情。
往行内洁,前言外清。
纡光隆业,让龈胶庭。(四章)
敷奥折文,悦书敦史。
六诗开滞,三易机理。
光耀程辉,华翻丽起。
尊圣明贤,释兹敬礼。(五章)
仪形初盥,容祗荐陈。
罍鬯清飨,俎实芳礼。
登歌奏阕,有司告神。
以介景福,庆无不臻。(六章)
祝史赞撤,敛圭轩燕。
笙镛列阶,展声宿县。
舞节金石,歌依越练。
交袖折羽,流龠清殿。(七章)
傧仪接贽,相诏初筵。
峨峨台弁,灼灼藩蝉。
时英整笏,胄子端篇。
大观在上,于斯盛焉。(八章)
云行雨施,品物甄流。
敷荣散春,兰芬曜秋。
道洽虽均,蒙固难周。
进垂智效,退惭山丘。(九章)
皇太子释奠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皇太子释奠诗》是南梁诗人何胤创作的一首四言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创作背景:《皇太子释奠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氛围活跃,诗歌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形式,其创作数量众多且形式多样。在南朝宋、齐、梁三朝,尤其是梁代,文学发展达到鼎盛,诗歌成为文人展示才华的重要领域。何胤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家,其诗歌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及其个人的思想情感。
诗歌原文及注释:《皇太子释奠诗》的原文如下:
灵象既分,神皇握枢。
其降曰命,有书有图。
化彰礼乐,教光典谟。
五经夤序,七纬重敷。
保氏述艺,乐正奠师。
良玉缘琢,务德由咨。
雅沿俗化,风移运迟。
道不云远,否终则夷。
下武增辉,烝哉体圣。
三极彝伦,九服骘政。
文以止戈,学以流镜。
国崇上庠,人思下竞。
昭昭储后,悊秀克明。
徽若稽古,体睿申情。
往行内洁,前言外清。
纡光隆业,让龈胶庭。
敷奥折文,悦书敦史。
六诗开滞,三易机理。
光耀程辉,华翻丽起。
尊圣明贤,释兹敬礼。
仪形初盥,容祗荐陈。
罍鬯清飨,俎实芳礼。
登歌奏阕,有司告神。
以介景福,庆无不臻。
祝史赞撤,敛圭轩燕。
笙镛列阶,展声宿县。
舞节金石,歌依越练。
交袖折羽,流龠清殿。
傧仪接贽,相诏初筵。
- 诗歌鉴赏:《皇太子释奠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南朝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这首诗通过对释奠仪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教化的重视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期待。诗中不仅赞美了儒家经典的智慧和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对人才的培养的重视。此外,诗歌还强调了德行教育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这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皇太子释奠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南北朝时期文人文化心态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