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酬鲍几诗

振棹出江湄,依依望九疑。
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
吾行别有意,不为君道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上酬鲍几诗》是南北朝诗人吴均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江上酬鲍几诗》:
    振棹出江湄,
    依依望九疑。
    欲谒苍梧帝,
    过问沅湘姬。
    折荷缝作盖,
    落羽纺成丝。
    吾行别有意,
    不为君道之。

  2. 作者简介: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梁武帝天监初为吴兴太守柳恽所召为主簿。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尤其擅长五言诗。吴均的文体清拔有古气,被时人称为“吴均体”。他的《后汉书注》、《十二州记》等作品都体现了他对历史和地理的深入研究与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吴均的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在文学上有建树,还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官至奉朝请。然而,由于《通史》一书的内容不实,最终导致他被免去官职。尽管如此,吴均的文学才华和对诗歌的贡献仍然被后世广泛传颂。

  3. 作品鉴赏:这首五言绝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江上的情景与内心活动,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情感世界。首两句“振棹出江湄,依依望九疑。”描绘了诗人驾船离开江边的场景,以及他对远方九嶷山的深情凝望。这种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思,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四句“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看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丰富和复杂。最后两句“折荷缝作盖,落羽纺成丝。”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自然的美景转化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有深沉的内涵又有鲜明的形象,是吴均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江上酬鲍几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