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繻出帝京,升装奉皇穆。
洞野属沧溟,联郊溯河服。
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
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
岁严摧磴草,午寒散峤木。
萦蔚夕飙卷,蹉跎晚云伏。
霞志非易从,旌躯信难牧。
岂慕淄宫梧,方辞兔园竹。
羁心亦何言,迷踪庶能复。
循役朱方道路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循役朱方道路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沈约(441-513)是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与同时的王融等人并称为“永明体”。他的诗歌在声律、对仗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被称为“永明体”,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从古体向近体转变的重要阶段。
诗歌原文:分繻出帝京。升装奉皇穆。洞野属沧溟。联郊溯河服。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路。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岁严摧磴草。午寒散峤木。萦蔚夕飙卷。蹉跎晚云伏。霞志非易从。
诗歌鉴赏:通过对《循役朱方道路诗》的深入解读,可以看到沈约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旅途图景。诗中的“尘起邯郸路”等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也有岁月之沧桑,更有作者内心的感慨与追求。
《循役朱方道路诗》不仅是沈约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南北朝时期文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