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
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
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
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
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
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
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织女赠牵牛诗》是南北朝时期,由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在探讨这首诗之前,先了解其背景和艺术特色至关重要。
沈约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在当时颇受赞誉。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哲理思考为题材,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和自然景观。《织女赠牵牛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诞生的,其主题围绕着织女对牵牛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
诗中开篇“红妆与明镜,二物本相亲”,不仅描绘了女性化妆时对镜子的依赖,更隐喻了这种依赖如同她与远方牵牛的情感一样不可或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深刻表达了织女对于牵牛深沉且复杂的情感。
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也颇具特色,如“尘生不复拂”、“冬夜寒如此”等,这些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诗的结构和语言也极具美感。全诗押韵严谨,平仄相间,既符合古典诗歌的规范,又增添了艺术的韵味。
《织女赠牵牛诗》不仅是沈约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南北朝时期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